新闻中心
佛山一男子踢球时突发心脏骤停,AED立功救回一命! 2025-05-27 00:00 编辑:lepu

男子突发心脏骤停,AED立功救回一命

事件经过

近日,在顺德北滘某足球场,一名男子在踢球时突然晕倒,情况十分危急。

紧急救援

现场人员迅速拨打 120 求助,佛山 120调度员刘达成接到电话后,一边派出就近的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救护车赶往现场,一边通过呼吸诊断判断患者已出现 “无效呼吸”,极可能是心脏骤停。

刘达成马上电话指导呼救者进行胸外按压,并引导对方打开视频通话,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现场情况和施救动作,同时不断纠正施救者的动作,确保心肺复苏的质量。

刘达成询问现场是否有AED,得知该足球场作为公共场所已配备 AED 设备且现场人员已取来并贴好电极片后,他立即通过视频观察设备提示,并发出清晰指令让现场人员进行电击除颤,随着 AED 的首次放电,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心跳,施救者继续按调度员的指导进行胸外按压,几分钟后,患者终于出现微弱的生命迹象,恢复了自主呼吸。

后续治疗

救护车赶到现场后,医护人员接力救治,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经过数日的院内精心治疗,日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案例来源于广佛头条

在中国,每年有超过54万人因心脏骤停猝然倒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倒下。而其中,90%的悲剧发生在医院之外的公共场所——办公室、地铁站、商场、学校……当救护车呼啸而至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黄金4分钟,这是医学界公认的心脏骤停抢救“生死线”:4分钟内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患者生存率可达50%以上;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7%-10%。

一、AED:一台能“起死回生”的傻瓜机

AED,全称“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专为非医务人员设计的急救设备。

它像一台“傻瓜相机”一样简单:

开机即用:语音提示全程指导,无需专业知识;

自动分析:设备自动判断患者是否需要电击;

安全可靠:仅在必要时放电,不会误伤患者或施救者。

它的价值,远超一台设备本身:

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如同消防栓、灭火器,AED应成为公共场所标配;

社会文明的“温度计”:一个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体现在是否愿意为陌生人留一条生路;

每个人的“生存保险”:今天你为他人按下AED按钮,明天可能有人为你按下。

二、在哪里能快速找到AED?

利用手机应用和平台查找

地图导航软件 :打开腾讯地图、高德地图等,在搜索栏输入 “AED”,就能查看附近的 AED 设备位置。

“AED急救地图 小程序 :将手机定位功能打开,在微信中搜索 “AED急救地图” 小程序,进入界面后就能查看附近的 AED 设备位置。

“红十字应急救护” 小程序 :在微信中搜索该小程序,可查找附近的 AED 设备,同时还能查看 AED 的操作指南、适用场景、使用步骤等科普信息。

“乐普AED” 小程序 :在微信小程序搜索 “乐普AED”,可以快速找到离自己最近的 AED。

公共场所

AED的配置场所广泛覆盖多个关键领域,根据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的政策指南,AED主要配置在以下场景:涵盖公共场所(如机场、地铁站、商场、体育场馆)、教育机构(学校、培训机构)、交通枢纽(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私家车)、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医院、诊所)、健身场所(健身房、游泳池)、企业工厂、救援机构(消防队、急救队)、养老服务机构、社区、住宅小区、家庭等。一般在这些地方,都有配置AED除颤仪设备。

三、普及AED:一场全民参与的“生命保卫战”

心脏骤停的抢救,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生命保卫战”。当前,我国AED的普及率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公众对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的知晓率不足5%。这意味着,每一台AED的落地、每一次急救知识的传播,都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

AED普及:从“奢侈品”到“必需品”的转变

近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将AED配置纳入民生工程与应急管理体系。

2021年国家卫健委明确要求“人员密集场所每10万平方米至少配置1台AED”,2025年《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落地,要求全国3.3万家乡镇卫生院全面覆盖AED。法律层面,《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四条确立“好人法”条款,免除施救者民事责任,彻底打消公众使用顾虑。政策与法律双轮驱动下,AED正从“奢侈品”到“必需品”转变。

科技赋能:让AED更“聪明”、更“友好”

乐普AED以“三秒极速启动、智能语音导航、抗干扰除颤”为核心技术,突破了限制:

“盲操作”设计:即便在昏暗或慌乱中,也能通过清晰的语音+图示引导完成除颤,让施救者无需担心操作失误。

远程智慧管理:管理员可实时监控设备状态(电量、电极片有效期),避免紧急时刻设备“罢工”。

全场景覆盖:从-20℃严寒到50℃高温,从干燥的足球场到潮湿的游泳池边,乐普AED均能稳定工作,确保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定制化服务: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打造从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到售后维护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构建“设备+培训+运维”闭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企业责任:乐普AED的“生命守护计划”

公益培训:联合多地红十字会、医疗机构,开展“黄金4分钟”急救课堂,手把手教市民使用AED。

公益捐赠:乐普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向学校、机构捐赠AED,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一“救命神器”。

共筑急救网:已在全国多个地区成功完成了装机部署工作。这些部署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学校、商场、公园、交通枢纽、医院和医疗机构、居委会、消防机构、党群中心、政府、景区、小区等,覆盖了广泛的人群和场景。

AED的普及不仅是医疗设备市场的增量机遇,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作为国内心血管医疗器械龙头,乐普医疗将AED视为“守护生命第一道防线”的核心产品。未来,乐普AED将以“中国智造”的力量,继续深化与政府、社区、企业的合作,推动AED从“稀缺品”向“公共标配”转变,助力构建全民急救体系,让“救命神器”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