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工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制订的《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成人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25 版)》(以下简称“专家共识”)出炉,旨在提高相关医师对合并OSA患者的认识,改善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而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1
从一份权威共识说起
《专家共识》明确指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隐形杀手」,是公认的全球性公共卫生疾病 。在30~69 岁人群中约 10亿人罹患,其中 80%-95% 拟手术患者术前未接受 OSA 评估,而未治疗的中重度 OSA 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风险增加 1.5-2.5 倍。
共识强调:术前尽早启动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核心手段。无论是择期手术前改善夜间缺氧,还是急诊术后维持气道通畅,家用呼吸机已成为 OSA 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标配方案。
同时,共识将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₂)监测视为 OSA 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及术后风险预警的重要指标,指出SpO₂<80% 的持续时间越长,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越高。
2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部分或完全阻塞为特征,导致慢性间歇性低氧和睡眠碎片化,可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打鼾、呼吸暂停、日间嗜睡(ESS 量表评估)、夜尿增多等。
《专家共识》中提到,若满足 (A+B) 或 C,则可诊断为OSA:
A:存在白天困倦、夜间憋醒、习惯性打鼾等症状;
B:PSG/OCST 显示呼吸事件≥5 次 /h;
C:PSG/OCST 显示呼吸事件≥15 次 /h。
严重程度分级如下:
目前推荐以AHI为标准对OSA病情程度进行评判,注明低氧血症情况。例如:AHI为25次/h,最低SpO2为88%,则报告为“中度OSA合并轻度低氧血症”。
3
为什么 OSA 患者围手术期需要家用呼吸机?
术前:抢占黄金干预期,降低手术风险
共识推荐:中重度 OSA 患者(AHI≥15 次 /h)或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者,术前应至少进行 1-2 周的 CPAP 治疗,以减轻上气道水肿、改善夜间血氧,提升麻醉耐受性。术前通过家用呼吸机内置 SpO₂模块或外接血氧仪,可每日记录夜间血氧趋势(如最低 SpO₂、氧减饱和指数),辅助医生判断 CPAP 治疗效果,调整压力参数。
案例支撑:研究表明,术前规律使用 CPAP 并配合 SpO₂监测的患者,术后拔管后呼吸衰竭发生率降低 40%,ICU 住院时间缩短 30%。
术中与术后:无缝衔接治疗,守护关键恢复期
术中管理:麻醉医师需为 OSA 患者备好 CPAP/BPAP 设备,结合实时 SpO₂监测(如麻醉机集成模块),应对拔管后气道塌陷导致的低氧血症;
术后刚需:共识明确,OSA 患者术后需立即恢复 CPAP 治疗并持续监测 SpO₂,尤其在 REM 睡眠期反跳阶段(术后 3-4 天),呼吸机可通过 SpO₂反馈自动调节压力,预防致命性呼吸暂停。
对无法常规进行 PSG/OCST 的基层医院,家用血氧仪可作为简易监测工具,通过夜间 SpO₂<90% 的频次,辅助识别需进一步转诊的高危患者(共识提示:SpO₂异常需结合呼吸事件评估,不可单独诊断 OSA)。
长期管理:从围手术期到日常,一台设备双重守护
围手术期仅是 OSA 管理的「关键节点」,而家用呼吸机的真正价值在于全病程干预:术后通过SpO₂趋势分析(如呼吸机 APP 数据),可动态评估 OSA 控制效果,同时早期发现 CPAP 面罩漏气、压力不足等问题,减少二次手术风险。
家用血氧仪与呼吸机配合使用,可低成本实现「睡眠质量自评 + 客观数据监测」—— 例如,患者晨起前通过血氧仪快速获取夜间最低 SpO₂,若连续 3 天<90%,需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4
乐普多导呼吸机如何契合共识标准?
三维智慧方案守护围手术期全周期
在围手术期管理中,设备的性能与功能至关重要。乐普家用多导呼吸机精准对接《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成人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25 版)》要求,以三大前沿优势,为 OSA 患者打造全方位守护。
多导监测,深度洞察
乐普多导呼吸机可智能互联乐普睡眠监测血氧仪O2Ring和动态心电记录仪ER1,实现长程血氧、长程心电监测,实时监测睡眠血氧跌落次数及夜间缺氧水平,AI-ECG智能分析及预警由打鼾导致低血氧引发的心律不齐、卒中房颤等突发心脏风险,且监测数据自动上传至手机及云平台管理,睡眠健康数据全面查看,专业报告一键查询、专业分析,为医生制定个性化 CPAP 治疗方案提供提供权威诊断依据,做到及时预警早期干预。
智能调节,适配需求
手术前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呼吸需求可能不断变化。乐普多导呼吸机搭载乐普LeRes-Control 算法控制技术,准确识别AHI/OA/CA/H/RERA等特别是中枢性呼吸事件,能够根据患者实时的呼吸情况,自动调整气道正压水平,支持CPAP、APAP、S、T、S/T等多种治疗模式,适应不同病情需要,保持气道通畅,维持稳定呼吸,极大地降低了围手术期呼吸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便携舒适,全周期守护
乐普多导呼吸机便携小巧的设计,让患者在围手术期各个阶段都能轻松使用。无论是术前在医院的准备阶段,还是术后转院、回家休养,患者都能便捷地携带设备,确保治疗不中断。同时,呼吸机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佩戴舒适,减少面部压迫和漏气问题,提高患者的使用依从性。同时,其采用先进的静音技术,噪音低至令人惊叹的 ≤30dB,无论是术后在 ICU 还是普通病房,患者都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休息,提升整体治疗体验。
通过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从而避免因并发症导致的二次医疗支出,改善患者日间功能(如嗜睡、认知障碍),提升生活质量。符合《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中「强化术前评估」的政策导向,助力医院降低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
OSA 不是「小问题」,围手术期管理更需「大作为」。 乐普家用多导呼吸机凭借多导监测、智能调节、便携舒适等核心优势,成为 OSA 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理想选择。从手术室到卧室,让每一次呼吸都安全、顺畅 —— 这正是权威共识与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
让共识落地,从乐普多导呼吸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