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互联网医疗+智能终端+AI-ECG人工智能技术,为各级医疗机构及个人提供静态/动态心电数据监测、异常心电实时预警、AI智能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等专业服务,为医院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高效医疗服务
传统医院心电检查,缺少对心电图的科研分类、专业参数查询、质控管理和网络共享,无法满足大量的临床工作,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低下。
绝大多数医院的心电图相关业务并没有实现完全数字化,配置随机软件无法在线共享心电图,科室间共享心电图还是通过热敏纸打印,心电图在医院成为信息孤岛。
不同厂家设备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低性能的心电图仪器可造成心电图的失真,导致诊断失误,并且传统心电图设备算法精确度不高、错误率高,后期需大量人工成本进行修正分析。
在我国现有的450万注册医生中,真正精通心电图的医生不到3%,约3.6万人;供需严重不平衡,工作量巨大,患者需求难以及时满足。
医院心电图设备品牌型号繁多,心电图数据没有统一标准,厂商提供设备在通信和数据格式上不一致,图文报告打印格式也不一致,缺乏统一规范的建设标准。
国家政策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网格化布局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利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以常规心电为基础,心电、血压、血氧等生命健康多参数据为核心的院内数据中心,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全院数据互联互通,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心电图机快速判断患者情况,借助人工智能远程实时心电图机、动态血压设备及遥测设备,进行智能化的实时监测,危急值预警和日常管理。利用院内心脏数据中心可对病人的不同患病阶段的心电图进行标准的诊断,借助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可自动识别心电图干扰信号,有利于排除人为因素,客观的获取较为完善的、准确的诊断结果,并且可突破传统算法准确率普遍低于80%限制,将心电分析诊断准确率大幅提升至95.2%以上,极大地减轻医生了工作量,扩大检查范围。
基于人工智能的静态心电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心电检查中的静态心电数据采样、用户登记、心电图浏览、诊断、打印、查询统计、数据传输/共享、数据管理等环节的规范化、智能化,方便临床医生随时随地查阅报告。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动态心电信息化系统,打破了传统动态心电回顾性分析的壁垒,提供7*24小时的实时监护,实时监测患者心电节律、速率、ST段形态等变化,及时发现达到阈值的异常数据,既能发现静息心电图机难以记录到的偶发性、短阵性心律失常和一过性的心肌缺血,又能实时给予异常心电报警,同时24小时监护完成后提供动态心电专业分析报告。
人机协同,诊断效率将产生质的飞跃,减少医生资历、经验的差异,达到相同的诊断水准,让不精通心电的医护人员达到高级的危机状态识别能力
支持云端、本地化多种部署方式,满足不同医院个性化需求,覆盖院内院外,实现院内外数据的横纵流转,如实现电生理系统对接,电生理报告质检,电生理平台大统一
助力搭建区域医联体,连接互联网医院,有效节省人力,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三甲医院可联通下级医联体数据平台,打通与区域内省、县、乡三级数据链条,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预约登记、电子教导、心电采集、AI智能诊断、人工审核、报告打印、EMR/HIS医院信息系统全流程电子化系统统一管理,有效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利用“智慧物联电生理网络系统”将全院包括动态血压、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和电生理设备进行信息化提升改造,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方便医院进行信息化等级认证
采用数据加密、数据脱敏、数据灾备、黑匣子技术、通讯加密技术、24小时运维监控确保数据安全。